账号:
密码:
御宅屋 > 历史小说 >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 第84章 电

第84章 电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span style="color:#4876ff">www.shixunet.net</span>,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皇阿玛放心,儿臣今晚上都给画出来。”小太子觉得这事儿简单呢,这几个小东西都不复杂。“儿臣昨晚上画电风扇的构造图,才发现用毛笔画图实在是不方便。”

  康熙皇帝点点头,“这事儿户部和工部也有人提过。自从用了你教给他们的图表方法,需要制作图表的时候比以前多很多,确实是有不少繁琐麻烦之处。”

  “今天早上儿臣让碳作处加紧生产铅笔,专门用于配合圆规,卡尺等工具制作图表。”

  看康熙皇帝又要瞪眼,小太子迅速的接着说道:“皇阿玛您有什么需要的东西,或者在实际使用儿臣制作出来的东西中,发现有何不方便之处,尽管吩咐儿臣想办法解决。”

  康熙皇帝冷哼一声,“《大清律》现在写有一半了吗?”

  “回皇阿玛,一半多了,差不多还剩有一半的一半。新来的那几位翰林院官员们,写字速度真的好快,比儿臣口述的语速还快。”小太子满脸感叹,这些人可真是人才,奇才。

  “所以你这几天又想写农书了?”康熙皇帝听他们汇报,说太子又开始折腾农事了。

  “回皇阿玛,儿臣想把各个时代的种植和养殖经验,尤其是后世的一些科学种植方法,或者科学的捕鱼养鱼方法,都给详细的总结出来。或许能对大清的农渔业发展有点儿帮助。”

  胤礽有点儿懊恼,“儿臣去年应该先写这些,再折腾服装款式的。”大清的老百姓还是要先吃饱肚子,有份稳定的生活来源,才会去考虑穿衣搭配。

  康熙皇帝立刻安慰儿子,“你又没有治国经验,能做到这样已经是非常好了。”

  “再说,衣食住行,“衣”排在“食”的前面,可是有很大讲究的。这世上之人,任谁都讲究一个面子大于里子。”

  什么叫打肿脸充胖子?什么叫饿肚子穿新衣?说的可不就是衣服对于人的重要性吗?

  但是看着儿子似懂非懂的点着脑袋,康熙皇帝也没多说,只是拍了拍儿子的小肩膀,“皇阿玛会慢慢的教导你这些道理。”

  哪怕太子在这方面实在是朽木不可雕也,哪怕最后太子是要生搬硬套,靠聪明的脑袋瓜子死记硬背,他也要教会他怎么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将来至少不会无缘无故,懵懂无知的就让别人损了面子,记恨在心。虽然太子现在还年幼,将来会直接继承他的位置,做个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皇帝,不惧怕这些小人之心。但是这平时和臣子们的日常相处,它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大清律》才是重中之重。既然都已经写了一大半了,朕明天早朝上,就吩咐六部科道官员们开始研究,加以修订编纂。按照这个速度,再有一个月就可以完成。应该可以赶得上今年的“秋审”大典。”

  今年可是大清局势稳定后的首次“秋审”。

  现在开始着手安排,还是来得及赶在霜降之前,举行一场隆重的“秋审”大典。正好他月底就要带着太子出发巡视北方,“秋审”的时间延后一些,恰巧合适。

  “皇阿玛,儿臣昨晚上还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小太子有点儿犹豫,不过也只是纠结了半分钟,就决定还是一吐为快为好。

  “海禁马上要正式开放了,海外贸易一多起来,就会需要很多语言翻译方面的人才。”

  “恩,确实是如此,所以这次商学院的招收情况,有点儿火爆。比预计的人数多了几百人。”康熙皇帝当然也没有料到,大清的老百姓对于海外贸易这么热情期盼。

  由此可见,解除海禁不光是大势所趋,也是一件顺应民心的大好事儿。

  听到这个消息,胤礽的底气又足了一些,“皇阿玛,您可曾想过,派一些学子去西方国家系统的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化知识?”

  “西洋传教士的语言功底有高有低,层次不一。而且儿臣担心,他们要借此机会,和我们大清的学子们大肆宣扬他们西方的基督教义。”

  “这个方面,不用担心。”康熙皇帝正想借此机会实验,试试宣扬一下基督教,分离一批儒家和佛教的信徒。

  既然学术方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么这个老百姓的个人信仰方面,是否也要三足鼎立?

  小太子看到自家皇阿玛一脸的不以为然,又想到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对于基督教义的深入研究,就更担心了。“皇阿玛,此时西方国家的情况并不大好,基督教教廷的统治已经处于没落时期。”

  “在此前的三百年间,是基督教权势最盛的时候,但也是西方各国的老百姓,生活最为困苦,黑暗的时候。”

  “保守估计,再有几十年,西方国家的老百姓就会被,教廷贵族和政权贵族逼得走投无路,在新兴贵族们的领导下举起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义事。”

  康熙皇帝早前就听小太子提过一句,说西方几个大国再过几十年都会有大动乱。

  于是从派人去圣彼得堡捣乱的巨大成功中,回过神来的康熙皇帝,正打算借着开放海禁的机会,派人出海去西方各国也都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span style="color:#4876ff">www.shixunet.net</span>,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转一圈儿,溜达溜达。当然,也有检测一下他们刚刚造好的那几艘大宝贝,蒸汽机大轮船的意思。

  “皇阿玛确实是有打算派人出海。不过胤礽,你这个派人出国学习,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吧?”康熙皇帝瞪眼,儿子就不怕在这个时候派人出去学习,学子们会跟着那边的老百姓和新兴贵族学习如何举行“义事”?

  小太子端正面容,一脸严肃,“皇阿玛,不管哪个时代,那个国家,哪里有不给老百姓留活路的剥削压迫,那里就有正义的反抗和起事。”

  “而在这几百年里,西方国家就出现了一个,对后世人们的思想解放,以及举行各种解放运动影响非常大的文艺复兴运动。”

  “它表面上说是文艺复兴,其实是那些有识之士,借着“复兴运动”的口号,宣扬新思想和新的社会制度,批判基督教统治老百姓的腐朽和愚蠢。”

  “就好比我们大清的大思想家顾炎武先生,他在批判程朱理学和甚至是阳明心学的一些观点的时候,用的就是“学术维新”的说法儿。”

  “从发源地意大利开始,最后席卷了整个西方大陆的这场文艺复兴运动,有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的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这三位运动的先驱者,也有被称为“雕塑绘画三杰”的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他们的作品在西方国家的地位,不亚于我们的《论语》,《诗经》,《清明上河图》在大清的地位。我们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培养一批融贯中西,通释古今的学子出来,建设一种全新的文化流派。”

  “至少,也要有人能把这些著作给完美的翻译过来,让大清子民开开眼界。当然,这也是三弟的梦想之一。他觉得,老是让那些西洋人来我们大清学习儒家文化,有点儿太吃亏了。”

  在如何与儿子进行愉快的聊天这方面,已经很有经验的康熙皇帝马上反应过来,“听你说的这么信誓旦旦的,你可是都浏览过这些著作?”

  “小子记忆力又这么好,是不是还把人家的著作正本内容,也都给记下来了?”

  小太子老实的点点头,“回皇阿玛,确实都认真拜读多,原语言正本内容也都记得。”

  “还有其他语言的译本,以及汉语译本。当然,根据译者本人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译本也有不同。儿臣写给弟弟们看的童话故事,有很多都是出自西方国家的这些著作里面。”

  “只是,儿臣实在是没有时间,一本一本的把那些长篇巨著自己写出来。而且,儿臣觉得,翻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深入学习的机会。当然,如果有需要,儿臣会帮忙做做校订。”

  “胤礽,皇阿玛一直想问你,西方国家的语言,你都会读,写,听,说吗?”康熙皇帝记得,有一次他带着太子去钦天监视察,谈话期间南怀仁和一位意大利人,曾经用他们的语言说了几句话。

  当时太子虽然一直站在他的旁边默默不作声,但是康熙皇帝却有注意到,太子的脸上露出的神色和其他大清官员,包括康熙皇帝自己都有不同。

  那是一种听懂听明白,了然于心的神情。

  “回皇阿玛,东西方国家的几个主要语种儿臣大多都会。沙俄语,英吉利语,德意志语,意大利语等等。不过儿臣现在只能听,读,写,不大会说。”

  “毕竟语言是要练习的,一段时间不说,舌头就不会打弯弯了。”小太子没觉得这个有什么必要隐瞒,皇阿玛既然想知道,尽管问他就是。

  他上辈子有空闲的时候,就会研究学习这些古地球文化,不光是古华夏,也有古代西方的。依赖于高于常人的精神力,学会一门语言是很简单的事儿。

  自负学贯中西,文武双全的康熙皇帝,面对儿子因为“不大会说”产生的那抹遗憾的小表情,实在是不知道可以做什么表情反应才好。

  老祖宗有一句话说得太对了。有些人他生来,就是要让其他正常人只有抬头瞻仰的份,而且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永远都可望不可及。

  此刻他深刻的觉得,太子他在人情世故上这么呆傻,实在是太正常了。他要不是还有这个“一窍”“不通”,简直就是太没天理,太过让其他人羡慕妒忌了有没有。

  叹了口气,康熙皇帝决定不和这个没心没肺,把他这个可怜的皇阿玛打击的自信全无,还一脸无知无觉,无辜懵懂的儿子计较,“胤礽啊,···”

  “皇阿玛,你可是要儿臣帮你翻译您和其他国家的书信文件,或者是面对面谈话?”小太子搞不明白怎么皇阿玛的情绪一下子好像低沉了一些,古怪古怪的,说话还吞吞吐吐的,就猜测的问道。

  康熙皇帝心里一堵,他还真的需要儿子帮忙做做翻译,其他的什么精通各国语言的西洋人,当然没有自己儿子来的可靠稳妥。

  不过,他刚刚好像更想和天才而不自知的儿子,表达一下自己那一丢丢的小不满,只是为了维护身为皇阿玛的尊严没有说出口罢了。“胤礽,你会很多国家语言的事儿,暂时只能皇阿玛和你自己知道。要严格保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span style="color:#4876ff">www.shixunet.net</span>,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守这个保密,明白吗?”

  “皇阿玛放心。儿臣自是谨记于心。说到这个,儿臣想起来一段关于大清国翻译方面的野史传记。皇阿玛您想听的话,就当个故事来听,听了不要生气。”

  小太子有点儿惴惴不安,皇阿玛可不就是,那类特别的喜好那个“面子”的人吗?

  虽然小太子觉得,后人拿着皇阿玛“清朝大名人”的名头,编者野史传记啥的,乐呵乐呵,压根不是什么事关“面子”的大事儿。

  康熙皇帝却被儿子引得有点儿好奇了,满口保证道:“尽管说,皇阿玛保证不生你的气。”

  “那儿臣就直接说了,皇阿玛。”小太子对于康熙皇帝的“金口玉言”信以为真,开始慢慢的讲述那段野史故事。

  “儿臣记得,是在一本野史中看到的这样一段记载。钦天监监正南怀仁,给您介绍了两个精通俄语的西洋传教士,做大清和沙俄两国对话中的翻译工作,他们分别是法国传教士张诚,和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

  “南怀仁在您面前猛夸说他们通晓科学、历法,沙俄语言等等。当然他们也确实是本领不俗,您见了之后颇为欣喜。就同意安排他们在大清和沙俄的谈判中做翻译的事儿。”

  “可是他们二人来到大清的目的,只是为了宣扬他们的天主教教义。因此当他们二人发现,在沙俄国内更容易传教以后,就果断的和沙俄使者勾结,做了沙俄在大清的间谍。”

  “野史中有说到,他们在两国会谈期间,借着翻译的机会,故意的泄露了很多大清的军事机密给沙俄谈判代表。”

  “当然,国家之间互相发展间谍,是很正常的行为。而且,沙俄尽管通过这两个间谍知道了一些大清的火炮杀伤力情况,可是在战场上还是很快的被大清士兵打输了。”

  “很显然,历史上的大清在那个时期还算是足够强大,沙俄发展间谍这种小道做法,在现实强大的国际局势面前,起不了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于是这场两国谈判,虽然因为他们二人有了一些波折,可最终还是按照您最初的旨意进行下去。那两个人并没有起到什么关键性的间谍作用。”

  “野史中最后写到,一直到这两个西洋人二十年后老死在大清,也没有知道,他们曾经做过沙俄间谍这个事儿。您好像还在他们去世的时候,赏赐了银两布匹给他们好好的安葬。”

  “其实儿臣也明白,他们这些身在大清的西洋传教士,西洋商人等等,平时也都会把我们大清的一些情报,有意无意的在信中告诉给他们国家的皇帝。皇阿玛,皇阿玛?”胤礽今儿是真的有点儿糊涂了,皇阿玛怎么听着听着又发楞了。

  “你,你个呆小子!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不想着早点儿和皇阿玛说一声?”回过神来的康熙皇帝,瞪着眼睛,眉毛竖起,语气居然是有些伤心委屈的,冲小太子低低的喊出来这句话。

  南怀仁前几天刚刚和他介绍了这两个西洋人,说他们精通历法,算学。他还打算这次北巡也带上他们,就是想着万一行程中遭遇了沙俄人,正好可以让他们帮忙翻译一下。

  谁知道他们表面上一副虔诚真挚的天主教徒的模样,内里却是狡诈该死的间谍。

  康熙皇帝深深的感觉自己被愚弄了。

  不光想要把那两个间谍立即给处以死刑,甚至还把怒火牵连到了,他一直很是信任欣赏的钦天监监正南怀仁的身上。

  这个事情中,不管南怀仁事先知不知情,他为了讨好自己这个大清皇帝,隐瞒了那两个人的人品问题,这是事实。

  掌控欲极强的康熙皇帝,非常的不能容忍,南怀仁这种“欺上”行为。

  小太子对于自家皇阿玛的过激反应,还有外泄的那丝杀气,有点儿无奈。

  当然,对于叛徒和间谍这些类型的人,不管是什么政府,什么组织,都是深恶痛绝,恨不得全给杀光光的才痛快。

  不过,那只是野史记载,基本都是假的,又不会真的发生,皇阿玛这么激动做什么?

  可是看着自家皇阿玛那青白变换的脸色,努力深呼吸控制自己情绪的模样,小太子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低着头安静的摸了摸鼻子。

  “你今儿下午甭去上课了,反正你的满文和蒙语,现在已经说的和你老师一样清楚利索了。”

  “皇阿玛给你半天假,你把你所知道的,所有和大清,沙俄有关系的人,事都详细具体,清清楚楚的给皇阿玛写下来,尤其是那些野史传记。”

  “写的让皇阿玛满意了,这次就不追究你,居然能把这种大事情给忘记的疏漏。”本着脸看向很是摸不着方向的小太子的光脑门,康熙皇帝外强内虚,有点儿色厉内茬的说道。

  他可不能让太子这个臭小子知道,前两天他接见那两个西洋间谍的时候,确实对他们很是欣赏,还赏赐了一些银子布匹。

  可是对人心思很是敏感的小太子又怎么会察觉不到?皇阿玛此时的情绪反应,就和他每次见到阿茹娜格格的时候一样,总是有那么一眯眯的心虚胆薄,装腔作势。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span style="color:#4876ff">www.shixunet.net</span>,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哎,皇阿玛还说他和阿茹娜格格孩子气,其实他自己年龄也不大啊。在未来星际,二十七岁可还是青葱少年郎一枚。

  怀着对尚且年少的皇阿玛的无限包容和充分理解,胤礽从善如流,麻溜溜的退下了。

  一边赏花看景,一边慢腾腾的回到自己的毓庆宫,小太子坐在书房里,迅速的收拾好心情,平心静气的铺纸磨墨,按照自家皇阿玛的要求,开始认认真真的书写起来。

  康熙皇帝瞪着眼看着太子悠闲的踱步离开,一直到太子的身影看不到了,才忍不住低头摸了摸鼻子,在心里笑骂一声臭小子。

  这小子就不能对他这个皇阿玛善良点儿,给他留点儿面子?看破不说破不知道吗?

  瞧瞧那小子刚刚是什么小眼神?臭小子就算是比他多活了一辈子,现在也是他儿子,真是惯得这小子越来越没有规矩礼仪。

  可是不管怎么说,康熙皇帝被自己最疼爱的儿子的“小眼神”这么一“瞧瞧”,倒是彻底的放松下来,心里的那丝杀气也彻底消失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

  康熙也慢腾腾的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踱步,脑袋里转悠着怎么利用那俩未来的沙俄间谍,反间谍一下。让那些“大毛熊”知道知道,大清国的待客之道。

  父子二人于是各自忙碌着,胤礽是要加快速度,今早的把《大清律》完结。而康熙皇帝则又开始忙着和沙俄勾心斗角,想着法儿的给圣彼得堡下套儿。

  几天后,京城宣武门西大街珠市口,主持修编《明史》的翰林院总裁徐元文的妻子徐夫人,在家里热情周到的接待了,三位打遥远的南方赶来,风尘仆仆,人困马乏的中年客人。

  “回夫人,都已经安排妥当,客人们梳洗完毕,现在开始休息了。”被派去照顾这几位重要客人的贴身婢女,轻声的给当家太太徐夫人回话。

  “那就好,你做事我放心的很。吩咐下去,今天都打起精神,精心的伺候着。老爷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赶回来,万不能怠慢了老爷的好友。”徐夫人又是一番叮嘱。

  难得自家那倔脾气的姑父想通了,派了三位嫡传弟子来京城学院任职授课,他们家当然要好好的招待一番,尽量把他们都给留下来。

  她这个做当家主母的,眼见老爷这些天急的是茶不思,饭不想的,能帮的也就是这点儿家事了。

  一个时辰后,恰巧客人们午休起来,用完午饭的时候,得到仆人报信的徐元文大人,也匆匆忙忙的从翰林院赶回了家里。

  都是相交多年甚至算得上儿时同窗的友人,分开多年以后再次见面,当然是非常的激动,欢喜,兴奋。

  当年徐元文大人进京赶考,然后直接就在京城任职,他们则是跟随老师顾炎武先生继续在南方各地游学。哪能想到,此生还会有再见面的机会?甚至还要一起定居京城,在满人皇帝的手下共事任职?

  只不过大家也都是爽快的性子,着急做正事的脾气,一番激动的感慨兴奋过后,就开始说起来了正事。“公肃兄,我们三人此次前来京城,还是要麻烦公肃兄一番,给安排个学院附近的宅子居住。”

  “启之切勿客气。学院所有讲师的宅子,吏部都已经给安排好,就在学院不远的地方。刚刚公肃已经派人去打了招呼,三位好友今晚就可以直接入住,公肃保证你们会非常满意。”

  闻听此言,几位客人纷纷真诚的抱拳行礼,“多谢公肃兄想的周到,费心的帮我们安排。”

  “平之兄,启之,谨之,你们有所不知啊,公肃是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你们的到来。”徐元文大人想到这些天朝堂上让人惊心动魄,心惊肉跳的气氛,忍不住的叹了一口气。

  “还请公肃兄为我们细细道来。我们久居民间,对京城的事情都已经非常生疏。难道说在这一段时间,新建的几个学院,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成?”几个好友中反应最快的姚谨之直接问了出来。

  摸了摸自己精心保养的胡须,徐元文大人组织了一下语言,慢慢的开口,“各位不用担心。几个学院的各项建设都已经完备,学员的招收情况也都很好。”

  “公肃想要和诸位商议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前些日子,熊赐履等几位大人,都或多或少的参与了弹劾太子殿下的事件。现在朝堂上大部分的汉臣们,甚至是对儒家文化喜欢认同的满臣,天天都是小心翼翼的,就怕皇上哪天发作出来,那个局面···”

  几位客人齐齐面色一变,“公肃兄,吾等听闻太子殿下虽然年幼,却最是聪明灵慧,仁厚友爱,更不要说还有当今皇上的宠爱和维护。熊大人他们怎会如此行事?皇上当时的反应如何?”

  想到昨天早朝上,皇上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及其严厉的贬斥了那位一向和熊大人交好的文臣,面容开始凝重的徐元文大人,却只有一句话,“皇上当时没有任何表示。”

  几位客人瞬间都是瞳孔一缩。惊骇的互看一眼,王启之脾气最为急躁,首先问道:“公肃兄,你可是已经发现了什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span style="color:#4876ff">www.shixunet.net</span>,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没有反应,那就是要有大反应。

  他们几人虽然久居南方,但是却一直都有琢磨当今皇上的性情脾气。表面上宽宏大度,恪守儒家的仁义之道,其实不过是为了迷惑世人,展现一下满人统治者所谓的朝廷风度罢了。

  熊大人他们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既然动了他最疼爱的太子殿下,那绝对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暂时没有反应,但是等他酝酿一段时间,再发作出来的时候,估计就是直接要人命,血流成河。

  “启之不用担忧。皇上现在要加紧时间修编《大清律》,还要准备月底的北巡,暂时不会有什么大动作。”

  打小就拜在顾炎武先生门下的师兄弟三人,和徐文元这位顾炎武先生的嫡亲大外甥那真是穿裤-裆的交情,彼此都很熟悉对方说话的习惯。“暂时不会有什么大动作”,就是说皇上已经开始动作了。

  “至于熊大人他们这次贸然行事的原因,其实和诸位也有点儿关系。”徐元文又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自家姑父那个倔脾气吆。还好现在还来得及补救,没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直安静的聆听其他人说话,最为年长稳重的文平之此时开口询问,“公肃请尽管明言。说实话,现在的太子殿下虽然是个满人娃娃,但是他做为这天下老百姓做的这些事儿,让我们也不由的感激和钦佩。”

  “我们都很想知道,当年自称是“以命报民”,“以身报国”,立志引导影响当今皇上“外王内圣”的熊大人,为何会弹劾年仅八岁,心系百姓的太子殿下。”

  “我们师兄弟此番前来京城,虽说只是替老师还了上次的救命之恩,可是也都想着好好的在学院教学授课,毕竟孩子们都是无辜的。”

  “当然,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京城居大不易,没想着要躲什么清净,公肃有什么话直接说来就是。”

  徐元文大人不由的一脸苦笑,这事儿就怕是想躲也躲避不了。“平之兄,你经常去看望姑父,应该知道,皇上从去年开始,派了几波人马到昆山姑父的旧居,以及黄宗羲老先生,王夫之老先生的家里,做了看望和询问。”

  “公肃记得,有一次太子殿下还让人带去了新研制出来的手表作为礼物。”

  说到这个事儿,文平之先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确实如此,当时皇上是有意让几位先生出面,做太子殿下的经学老师。老师和黄宗羲虽然是感受了朝廷的诚意,拿着手表更是爱不释手,却还是有些为难犹豫。”

  “姑父的心情,公肃心里明白。其他几位先生估计也是一样。”徐元文大人也是满脸的伤心无奈。

  姑父的母亲就是在前朝灭亡的时候,承受不住家族流离失所,族人亡去失散的痛苦,殉国而死。更不要说王夫之老先生家里的情况。

  作为历经前朝和大清两个朝代的老一辈江南文人,那一个心里不是痛苦纠结,满腹的心酸无奈?

  出仕大清朝廷,对生养自己的前朝愧疚不安,觉得有负于“忠义”二字,可是不出仕,眼见着这些年朝野震荡,民不聊生,又如何能真正的不问世事,安心的躲在乡间老家,离群索居?

  现在姑父能首先打破无奈僵持的局面,让他的三个亲传弟子作为江南士林的代表,进京讲学任职,真的是非常的难得,非常的伟大。姑父这些日子,也不知道是这么样的伤心悲痛,在他养母王老夫人的坟前愧疚哭泣。

  明明是前朝的多年不作为加上天灾人祸,战败引起的时代变迁,却苦了他们这些老百姓。可是世事已经如此,他们除了接受又能如何?更何况现在还有一代明君的康熙皇帝和关心各民族子民的太子殿下。

  如今天下难得的太平,眼看着老百姓就要上安稳的好日子了,他只希望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国家和老百姓做点儿贡献,祈愿这片华夏大地再无战争,海晏河清。

  从往事里面回过神来的徐元文大人收拾心情,继续讲说,“当太子殿下得知,不管是做他的老师,还是来京城学院讲学,几位先生都是严词拒绝,也没有派学生随着进京的时候,还特意宣过公肃,亲自确认。”

  “本想另辟蹊径,通过公肃和绳祖兄请教问题,也因为当时绳祖兄的犹豫不决,没有及时的收到回复。太子殿下吩咐人传话给公肃,说既然几位先生志不在此,他不会再强求,请几位先生保重自身,安心的过日子就是。”

  “可是太子殿下虽然年龄尚幼,却很有主见。先是在拜李光地,张英两位大人为师的仪式流程中,硬是取消了唱诵朱子训学的那个环节。”

  “又在这几个学院的授课方面,选派了几位西洋讲师讲授西方语言,更是因为没有找到他心目中合适的经学讲师,直接就没有设立专门的四书五经科目,尤其是在女子学院,只讲解律学,算学这些,着重培养女子医学科。”

  “开办学院不教授四书五经?”王启之直接坐不住了,刷的站了起来,在屋里踱步沉思。

  其中几位常年跟着顾炎武先生和黄宗羲先生碾转各地讲学,见识非凡的饱学之士也都是面色庄重,沉默不语。

  怪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span style="color:#4876ff">www.shixunet.net</span>,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不得熊老大人他们会沉不住气,去贸贸然的弹劾已经深得民心和帝王宠信的太子殿下。

  眼见着东南沿海因为海禁开放,几个大港口也都快建设完毕,沿海的海外贸易谁都可以看到这是要大发展了。

  而今年春闱过后,被取中的工科学子已经到京,准备应对接下来有工部,户部直接进行的考察。在工科,商贸大发展的时候,儒家的四书五经课程,居然在新办的学院里面直接给删减了。

  太子殿下本人是明摆着厌恶程朱理学那一套,当今皇上是明摆着宠爱太子殿下,还亲自给太子殿下成立了现在已经闻名天下的“玩具处”。

  熊大人他们身在朝堂,身为天下程朱理学的文人领袖,看到这种情况,能沉得住气才怪。

  当然,他们先生也是天天的批判“存天理,灭人性”的程朱理学,说它就是个假道学,实为“佛家禅学”却来冒充儒家经学,不配称为治国救世的传承文化。

  更何况太子殿下这满打满算,是七周岁了,老百姓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熊大人他们估计都在想,依照太子殿下这一年来对于工科,器械方面的喜爱,将来他登基上位后,岂不是要大肆的抬举墨家和墨家匠人们的社会地位,使劲的打压程朱理学和保守派士大夫们?

  徐元文大人岂能不明白好友们的想法?现在朝堂上保守派的士大夫们也都在担忧这个问题。“目前朝堂上的情况就是这样,刻不容缓,一触即发。礼部把几个学院开学典礼的流程,送给皇上批示。”

  “公肃昨天和礼部一位好友打听到,这次的开学典礼仪式上,也没有朱子训学这一段,儒家单拜孔圣人,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道家老子等等却都在列。”

  “公肃真担心,开学典礼能否顺利举行。”

  文平之最先恢复冷静,以当今皇上万事求稳,思虑周全的性情,应该不会这么直接的,一点儿不给天下的读书人留脸面。

  “此举可是太子殿下的意思?要恢复秦朝“焚书坑儒”以前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徐元文大人更无奈了,他想到有一次太子殿下在批阅他写的折子的时候,嫌弃他话多啰嗦的事儿。“据公肃所知,太子殿下确实是比较推崇法家和墨家。而且皇上已经在教导太子殿下如何批阅奏折。”

  好嘛,那也就是说,太子殿下直接按照自己好恶分明的小儿想法批复了奏折,然后当今皇上疼爱儿子,也就顺水推舟的同意了。

  文平之看了看师兄弟们,让他们稍安勿躁,“公肃兄,先生他经常说“天下一家,文化天下,天下四维,兴利天下”,“天下人教天下,天下人治天下。”

  “愚兄这些年来观察太子殿下的行事,很有先生说的“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富国利民”的品格儿。只是愚兄还是想要公肃一句准话。”

  “平之兄但请发问,公肃知无不言。”徐元文大人见老大哥文平之一脸严肃,也跟着端正神色。

  “好,愚兄就直接问了。请问公肃,当今皇上和太子殿下,可是要坚定不移的实行“富国利民”的大变革?”

  一时间,屋子里静若寒蝉,三双双眼睛齐刷刷的看向徐元文大人,屏息静气的等着他的答案。

  徐元文大人沉思片刻,满脸郑重的慢慢说道:“据公肃个人观察,皇上确实是有这个意思。”

  华夏大地的有识之士们都知道,从上到下坚定的大变革,和一时小打小闹的变法运动是两回事儿。

  像前朝的张居正大人主持推行的专门针对时弊的变法,为何会昙花一现,没有长期的实施下去?

  不就是因为在张居正大人意外去世后,当时的万历皇上不光没有魄力,弹压住那些反对变法的保守派和激进派,还耳根子软的听信谗言抄了张大人的家底子?

  他们这些随时准备以身报国的文人志士,怕的不是皇上想要削弱士大夫们的权势地位,给老百姓谋福利,强国富民;当然也不怕自己将来和秦国商鞅的结局一样,把这一条小命搭上。

  可是他们很怕皇上犹犹豫豫,没有足够的雄心魄力,最后不了了之,让他们在死后也不能甘心合眼。

  “有公肃这句话,我们师兄弟就可以放心了。愚兄会写信给老师,黄宗羲先生,王夫之先生等等有识之士,将此事详加说明。相信几位先生都会重新思考,尽快做出决断的。”

  “关于公肃着急我们进京的原因,愚兄也大体明白了。公肃是想让我们出面,在这几个学院里面教授儒家四书五经科目,缓和一下皇上和程朱学派的矛盾?”

  徐元文大人真的心里苦,他害怕皇上哪天准备充分,不想忍了,不光会发落熊老大人,还牵连到他三弟身上。

  “平之兄,公肃是实在没有办法了。熊大人乃是三弟乾学的授业恩师,公肃总不能见死不救。”

  “公肃认为,姑父的学说,不光是发展了儒家经典,更是直接批判了程朱理学,以及一些阳明心学的偏激言论,与目前皇上,太子殿下的行事风格很是相符。皇上和太子殿下,也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span style="color:#4876ff">www.shixunet.net</span>,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一直都对姑父的人品学问很是尊敬。”

  “而汉人儒家这方面,以姑父在江南士林的地位,程朱学派也会给你们这个面子,毕竟大家名义上还都属于儒家文化。

  “因此,有你们三位在中间缓冲,皇上和程朱学派暂时就不会这么剑拔弩张,直接撕破脸皮。当然,如果能邀请到黄宗羲先生或者是他的学生来学院任职,那是更好。”

  师兄弟三人互看一眼,同时有了决定。

  既然皇帝老儿和太子那个小金童下定决定要大干一番,富国利民,身为汉家的读书人的他们,当然也不能落后了。

  没瞧见黄履庄那个墨家的痴小子,在太子殿下的“玩具处”混的风声水起的模样?他们儒家的文人又岂能都是老古板,软脚虾?

  于是有点儿露出本性的王启之,走上前用力的拍了怕徐元文大人的肩膀,嬉皮笑脸的玩笑道:“公肃兄你尽管放心,虽然程朱学派那些“假和尚”确实不讨喜,可好歹大家都认识多年了,自是不会袖手旁观。”

  “以后有我们和那帮天天喊着“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的“假和尚们”打擂台,他们也就没空去找皇上和太子殿下的麻烦了。”

  好像又回到了很多年以前,大家一起跟着顾炎武先生进学,意气风发,指点山河的年少时光,徐元文大人忍不住的笑了起来,“谢谢三位兄弟仗义相助。”

  “公肃还有一个消息,你们应该会感兴趣。皇上已经决定邀请梅文鼎先生进京讲学,或许还会让他担任太子的算学历法老师。另外石溪道人也将会不日到京,担任太子殿下的书画老师。”

  王启之冷哼一声,“那帮真和尚就是鼻子灵,窜得快。”

  “公肃兄,王翚和王原祁都在京城,皇上怎么会同意石溪道人进宫?”这天下人谁不知道满人皇家对于佛门的忌讳。皇上居然敢让太子殿下跟着石溪那个脾气古怪的僧人学习书画?

  姚谨之此时开口问道:“可是画风不同的原因?”

  虽然大家都说王翚以清丽之笔,名倾中外,王原祁以高旷之品更胜一寿。

  可是以太子殿下的灵性,他当然可以发现,王翚的画风虽然集百家大成,圆浑雍容,却是用笔刻意,构图拥挤。王原祁虽然也是学习黄公望的画风,用笔沉着,肆意山水,但是笔墨钝滞,格局平庸。

  “谨之说的不错,石溪道人的画风笔法,性情为人更适合教导太子殿下。”

  徐文元觉得,皇上估计只是让太子殿下随手学学书画,又不需要太子殿下将来做个画家,当然也就更不想让王翚或者王原祁这些臣子,把太子殿下的灵性给教导没了。

  更何况,石溪道人还是以佛家代表的身份,进宫授课。此举正好可以告诉天下人,佛门中人对于皇上和太子殿下实行改革的支持态度。

  文平之稍作沉吟,接着问徐元文大人,“如此说来,太子殿下当是还需要一位书法老师或者音律老师?”

  “正是如此。”徐元文大人丝毫不奇怪文平之的想法。他们江南士林也确实是应该,推荐一个人进宫接触太子殿下。

  “说起来这书法老师,里面还有一桩公案。当时皇上是已经决定了的,让汤斌大人做太子殿下的老师兼詹士府詹士。”

  “但是太子殿下本人不同意。其实太子殿下在关于给汉人女子放脚那件事中,就已经表明了他对于程朱理学那些“三纲五常”的不满。”

  “皇上也曾经和臣子们提到过,太子殿下认为汤斌大人是个可以造福一方百姓的父母官,进宫做老师讲学却有些不合适。”

  “于是疼爱太子殿下的皇上,就把汤斌派到了云南任职,恢复当地生产。汤大人举荐钟大人作为太子殿下书法老师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皇上倒是曾提过,让傅山先生进宫做太子殿下的书法老师,但是傅山先生以老迈为由,没有同意。于是此事就一直拖延至今。”

  “惭愧,愚兄刚刚想的也是傅山先生。傅山先生不光书法一绝,对于老庄思想更是深有研究,应该是极为符合太子殿下的要求。”

  王启之听到这里,建议道:“师兄和公肃兄不用担心,你们看我们老师那么倔强的脾气,现在不也是软化态度了吗?傅山先生应该也会如此。我们请老师给他的好友傅山先生去一封信,劝劝看?”

  “新办的学院都要把庄子和墨子,韩非子和孔子一起拜祭了,他这个“庄子的大弟子”还不赶紧的出来溜溜,天天躲在家里做什么?”

  “有道理。待会儿正好在给老师的信中提及此事。”姚谨之很是赞成。“这个沥青的官路一修出来,南北书信来往真的是方便快捷了很多。”

  “可不是都这么说嘛?谨之,你可能还不知道,皇上修这个沥青路,乃是有大用处的,叫大清国长远规划之一。”徐元文大人顿了顿,“三位兄弟,今儿我们也就在这里随意聊聊。公肃说的消息暂时还没有公开。”

  “我们几个人的嘴巴,公肃兄敬请放心,绝不外传。”王启之抢先回答。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span style="color:#4876ff">www.shixunet.net</span>,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公肃自是清楚你们的为人,不过还是要嘱咐一句。”徐元文大人笑了笑,接着说道:“天津的几个作坊工厂,三位好友可都有听闻?”

  “当然听过,来此之前,我们刚好陪着满心好奇的老师去天津四处逛了逛。那几个军工厂虽然不能进去参观,但是光现在快要建设完成的天津港,就把老师惊喜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不得不说,朝廷这次真的是大手笔。”

  “那你们也应该都知道,那几个大工厂和民间的几个官办作坊里面的大型蒸汽机。据公肃所知,玩具处正在研制一个叫“拖拉机”的自动器械,类似于把马车和蒸汽机合在一起。”

  “等到实验合格投入生产使用,拖拉机就会在沥青路面上往来驰骋,无需马力拉动,它会自动的跑起来,有人坐在里面掌控好方向即可。”

  “就好比黄履庄以前研究的那个自动二轮车一样,目前也正在改进。可以想象,将来大清的老百姓出远门有拖拉机,走亲访友就用自动二轮车,你们说这多方便省时间?”

  ···

  “公肃兄,你说的这些,让我们师兄弟好想亲自见见太子殿下。”这回轮到姚谨之师兄弟三人苦笑了。

  凭白的被这么个天大的消息砸在头上,哪怕他们都是文弱书生,却也着实激动难耐,心动不已啊。光是想象着亲自驾驶那个拖拉机跑在沥青路上的情景,就让人兴奋不已,心驰神往。

  徐元文大人哈哈笑道:“三位好友别着急。绳祖兄也想见见太子殿下,正好与你们一起。公肃明天就给皇上提折子恳请,以太子殿下对姑父的尊重,应该会抽时间面见你们。”

  “公肃这里还有一件非常紧要的事情,要和三位好友细说。平之兄,启之,谨之,公肃等了你们这些天,有很多事情要和你们说,请勿见笑。”

  王启之立刻接口道:“公肃兄快快说来,我们今儿刚进京城的时候,发现京城的巨大变化,真的是跟土包子进城一样。正是需要你帮忙指引说明。”

  一向自负走遍天下的他,一想起今天站在那已经建设一半的南城城区,看到的那些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心潮澎湃。

  南城现在规划的,不亚于皇城的大气精致不说,更难得是房屋的造型,新颖别致,整齐划一,方便干净,真的是让他大开眼界。

  当然了,他看了半天,也没看懂那个建筑材料是什么新物事,可不是就显得他跟个没见过市面的土包子一样吗?

  “放心,明天让家丁带你们四处逛逛,京城这一年来的变化,确实是很大。”徐文元乐哈哈的应承。

  “本来应该是公肃陪三位好友逛逛,只是最近实在是抽不开身,休沐日也想要上值。所以才要趁着现在的时间,把那件天大的大事先给说明白了。”

  “既然时间紧要,要说的事情又多,我们四人今晚秉烛夜谈也行。”姚谨之微微一笑。

  “都一把老骨头了还秉烛夜谈?”徐元文大人失笑出声,随即收敛表情,一脸肃穆庄重,“公肃刚刚要说的事情,就是皇上因为想赶在今年“秋审”大典之前,把《大清律》修订出来的事儿。”

  “现在翰林院暂停了《明史》的编纂,会同六部科道官员一起,加急编修新版本的《大清律》。”

  “可是这次《大清律》的稿件,不是以往的《大明律》,而是皇上根据太子殿下的意思直接命令翰林院官员书写的。”

  “公肃这两天还只是看了其中的几节,却是震撼的不能自已,热血沸腾。太子殿下不愧是“金童转世”,让绳祖兄和一帮支持改革的官员们都叹为观止,惊为天人。”

  “如果不知道实情,只看那些律法条文,公肃真的会以为,这是哪位律列大家把黄宗羲先生的思想,继承并且发扬光大了。”

  对律法颇有研究的文平之忍不住插言问道,“公肃说的可是黄宗羲先生主张的“先治法后治人”,“天下法当为天下万民服务”?”

  “要以具体的律法条文限制士族和贵族的特殊权利,保护和维护各个阶层老百姓的权利等等,“以民为本”,而不是“以士为本”的律法思想?”

  “正是如此。稿件中的内容,在有些方面,甚至比黄宗羲先生的主张更为大胆具体。”

  “比如对于商人们“三代内不可科举”的放宽;对于匠人们必须额外服从缴纳的“匠级制度和班匠银”的废除,如此等等,都是开历史先河,震古烁今,功彪青史的举措。”

  徐元文大人忍不住发出一声长长的感叹,“所以,公肃这几天天天加班加点,斗志昂扬的和志同道合的同僚们一起,与那些保守派们大臣们据理力争,吵闹不休,就差撸袖子干一架。”

  “那么倔强的绳祖兄也忍不住加入《大清律》的修订,今儿我把你们到来的消息告诉他,他犹豫了一下,却还是没舍得回来,只是让公肃转达他的问候和歉意。”

  “平之兄,启之,谨之,这一场和保守派的口水仗,我们必须赢,不能输,而且要赢的彻底,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退让。”

  “因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span style="color:#4876ff">www.shixunet.net</span>,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此,公肃尽管知道诸位都是闲云野鹤之人,还是要开口恳请三位好友务必帮忙。”说着话,徐元文大人还给三位好友鞠躬行了一礼。

  “绳祖兄虽然已经写信给他的老师黄宗羲先生和他的兄弟们,公肃也给姑父和一些熟知的好友写了信让他们迅速的赶来京城。

  “但是既然三位好友明天也写信,公肃恳请,在信中顺便跟着劝劝,黄宗羲先生也好,傅山先生也好。甚至是公肃的姑父,如果身体允许,也请帮忙劝劝,表达一下支持的态度。当然,最好是都能亲自来一趟京城,给我们助助阵势。”

  师兄弟三人又对视一眼,都看懂了彼此眼里的凝重。

  文平之代表师兄弟们发言,“此乃华夏一千多年来的盛事。公肃你放心,我们既然有幸得知,岂有不参与的道理?明天一大早我们就去做“博学儒”考试,结束后直接去翰林院找公肃和绳祖。”

  “今晚上我们就会写信,告知江南所有心系民生的有志之士。让他们都尽量迅速的赶来京城助阵。”

  满人皇帝大力发展工商经济,是让国家强大,没有外患;老百姓吃饱穿暖,衣食无忧的大好事。可是这个律法的修订,却是关乎改革能持续多久,影响后世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大事件。

  徐元文大人点点头,“可不是吗?大家都在说,这是华夏大地千年来的最盛大的事情。本来是应当同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可是总有些放不下私利的拦路虎。”

  “当年公肃进京时,姑父曾勉励公肃,“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有济世安民之略,而后可以考古论今。”公肃现在只觉得,只要能把这个《大清律》如愿以偿的修订出来,此生,死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