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御宅屋 > 历史小说 > 汉威四海 > 第251章医怀天下

第251章医怀天下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

  不是刘章不会亲自做诗词,他觉得还是拿现成的比较好。

  也只能在心里对那些诗词人说一声不好意思,这是作为穿越者基本操作。

  “日暮鹅雪纷,天寒白屋贫。屋门闻犬吠,风雪迎归人。”

  刘章将《逢雪送芙蓉山主人》稍微改了一下,也可以反映此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他所做的第二首《江雪》就没有改,众人觉得第二首诗感觉有点孤单。

  第一首诗,房屋的主人迎着风雪去迎接归来的人。

  也许是亲人,也许是来访的朋友。

  第二首诗,听出一个人在孤舟上钓鱼。

  冰天雪地的见不到飞鸟走兽,听到的只有风雪声。

  刘征臣又连续做了好几首词,有的诗词充满着欢快的气氛。

  听到屋外寒风拍打着门窗,这座房屋门窗很结实。

  刘娆他们看到窗户边上积攒了不少白雪,玻璃窗户起雾了。

  她走到窗户边,用手轻轻地擦拭。

  感觉屋内窗户冰凉,窗户接触她温暖的手。

  玻璃上的雾融化了,她觉得很神奇。

  “这窗户关得好好的,屋子里很暖和。为什么屋子里的玻璃会有水?”

  刘妁也走到窗户边看看,她又转头看向自己的长兄。

  赵泺和秦芩看着两个充满好奇心的小姑娘,又看了看知识渊博的刘征臣。

  刘章给他们解释了一下这种现象,让他们增加一点知识。

  薇笃坐在沙发上沉默不语,她最近跟陈韵学汉话。

  能够跟大家很流畅地交谈,她也听不懂刘章说的这些知识点。

  看着自己的子女过得一天比一天幸福,她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最近听周先生说你学习得很不错,将来你也能成为有才学之人。”

  赵慈确实听周易说过赵安学习成绩好,只是他还是有那么点自卑。

  “那些先生教得好,我觉得只要努力学习。就能让他们刮目相看,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再欺负过我。”

  “你要对自己有信心,虽然别人有异样的眼光看着你。我知道你因为什么才自卑,等我的医术更成熟了,我可以帮你做手术。”

  赵慈看过关于器官移植的医术,最近她也在学。

  她会拿一些小动物先做实验,把这种手术做得更熟练。

  或许将来一天,能够帮赵安通过手术恢复。

  “你要相信她的话,这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只要自己有信心,也要对别人有信心。”

  刘章记得在他那个时代,像赵安这样的情况通过移植。

  也有成功的例子,刘章给赵慈很多相关医学资料。

  她在医学方面天赋真的很高。也能够做一些难度较小的移植手术。

  赵慈需要再多学多练,将来她极有可能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女外科医师。

  她现在学习西医技术。再结合她之前学的中医。

  能够治好更多疑难杂症,让更多的病患减轻痛苦。

  “明年春暖花开,第一座医学院就要招生了。如果你们想学医,我可以亲自教你们。”

  刘妁和刘娆对医术很感兴趣,她们想跟赵慈学医。

  “我要等多少年才能恢复?”

  赵安不是不相信他的医术,只是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

  身体失去的部分,怎么可能再接回来。

  “你觉得可能不可思议。这世上奇妙的事多了去了。”

  刘章为了让他相信赵慈能做到,还举了几个动物的例子。

  壁虎断尾求生,断掉的尾巴,过段时间还能长出来。

  海中的海参,遇到危险会吐出内脏。

  过段时间也会全部长出来,赵慈做手术的手法越来越熟练。

  “我向你保证,十年之内。我给你做手术。让你恢复如初。”

  赵慈对自己十分自信,给她十年的时间足够了。

  她知道赵安他们因为身体残缺而自卑,之所以告诉他这个。

  并不是为了哄他,赵慈真有这个能力。

  至少要给她五到十年的时间,让她把外科手术学得更加熟练。

  再加上刘章提供的医疗设备,她就更有信心了。

  “兄嫂医术越来越高超,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真的是神医了。”

  刘妁崇拜的目光看着赵慈,她这种医术能力已经超过了一般的医师。

  “或许我天生为医学而存在,我从小对医学很感兴趣。”

  赵慈说得一点都不夸张,她五六岁的时候。

  就对中医产生了农户的兴趣,后来加入扁鹊门学医。

  刘章也为她的医术不断提高,提供了不少帮助。

  自从赵慈嫁给了刘章,在生活上对他照顾得很周到。

  赵慈是一个很负责任而又严肃的大姐姐,只要对他身体健康不利的事。

  赵慈就会严肃地劝阻刘章,她也欣然地听他的话。

  “郎君,再过几个月你就十五岁了。平时我对你管得有点严,我也是为你好。”

  赵慈也希望刘章能够健康长寿,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会立即劝阻。

  赵慈也考虑过会惹得刘章不高兴,会被他给休了。

  只要她还是刘章的一天妻子,她就要尽到一天的责任。

  “韵儿和缯儿现在年龄都小,等她们十八岁,再考虑要孩子。”

  赵慈再一次跟他们说这事,她也是从医书上看到的。

  她们俩一个十六岁,一个十三岁,看起来也太年轻了。

  “如果不是看到那些书,我以为女过早成婚。生儿育女,都是很正常的。”

  赵慈还是相信医书上说的,她也管不那别人家的女子是否早婚孕。

  但她能管得了身边的人,刘章也跟她说过这个时代为什么要提倡早婚早孕育。

  “子瑞说的有道理,但大汉人口较少。朝廷规定男子十四岁到十八岁之间,女子十二岁到十六岁之间。”

  陈韵十三岁嫁给他,完全符合这个时代的婚姻法。

  他们聊这个话题也比较轻松,这跟每个人息息相关。

  刘妁他们听到长兄和兄嫂谈论关于男女婚嫁之事,他们听得似懂非懂。

  “长兄,兄嫂,你们不是已经成婚过了吗?为什么还要谈这样的话题呢?好奇怪。”

  刘娆也觉得很奇怪,他们谈话过程中提到了生儿育女。

  “再过几年,你们也要嫁人,当然也是为你们考虑。”

  只是觉得这两个妹妹十五六岁就嫁人,年龄有点太小。

  她们到了年龄必须出嫁,这是朝廷强制规定。

  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庶民,都要严格遵守这个规定。

  等赵慈的医术不断提高,名声越来越大。

  来求医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赵慈也就跟刘章提议开办医学院。

  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这样他也就不用亲自接诊那些病患。

  从明年春开始,红国医学院正式授课。

  赵慈担任第一任医学院长,手把手教那些想学医的人。

  刘妁和刘娆对学医也很感兴趣,赵慈决定先教他们中医。

  把中医的基础打牢了,再教他们学西医。

  中西结合,就可以让两种医学优势互补。

  “以往想学医的人没有门路,那些医学世家传内不传外。扁鹊门收弟子条件严苛,随时要面临被淘汰。”

  即使加入了扁鹊门,同门师兄弟姐妹激烈竞争。

  如果成绩不佳,就会被逐出扁鹊门。

  这就是残酷的优胜劣汰,这也是为了节省扁鹊们的资源。

  红国医学院不会这么做,每个人的天赋有所不同。

  只要肯努力,没有学不成的,赵慈也会不辞辛苦教他们。

  为汉朝培养出更多的医学人才,还会培养一些护士。

  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医学护理,他们也有可能会被分配到军中,给那汉军处理伤势。

  也许将来医学院会在汉朝各地建起来,让更多的病患能够得到治疗。

  这个时代医师太少了,绝大多数被贵族聘用。

  百姓生病了,只能去找那些略懂医术的医者。

  大多数百姓生病了,只能靠自己身体素质熬着。

  赵慈也不想埋没自己的医学才华,通过医学院教授更多的人。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这么做真的不是为了名利。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