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御宅屋 > 历史小说 >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 第280章 帝王心术!互相制衡与平衡之道

第280章 帝王心术!互相制衡与平衡之道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

  “啊对对对……”

  “再有下次,绝不轻饶,臣自己个儿一头撞死!”

  李弘壁讪笑道,却又舔着脸开了口。

  “陛下,还有一件事情。”

  “大将军宋晟身体已经很不好了,臣与他会面的时候,这位大将军一直咳嗽个不停,只怕……时日无多了!”

  听见这话,朱棣脸色更加难看了。

  宋晟的身体状况,他一直都很清楚,确实积劳成疾。

  毕竟是开国那一批的老将,打了一辈子仗,现在还能为大明镇守边陲之人,也就只有宋晟和顾成这几人罢了。

  诸如武定侯郭英这位名将,据说病得连路都走不稳了,只能躺在床上苟延残喘,也是时日无多。

  宋晟本人也多次上奏请求解甲归田,想要过几天安生日子,但都被朱棣给拒绝了。

  为什么?

  因为甘肃之地太过复杂了。

  除了宋晟之外,恐怕真没人能够镇守得住!

  其一是因为宋晟四镇甘凉,前后二十余年,威信著绝域,于甘肃军民心中拥有崇高的威望!

  否则朱棣早就将宋晟给调回来,避免他将甘肃藩镇化,变成大明第二个军镇了。

  其二则是大明现在无帅才可用,或者说没有宋晟这般足以应对甘肃复杂局势的顶尖帅才!

  这一点,朱棣看得尤其通透。

  当年他起兵之日,良臣猛将尚多。

  但此时张玉、王真、陈亨、张武、谭渊等大将均已战死沙场。

  而剩下这些邱福、刘才、陈珪、郑亨、孟善、火真等靖难诸将都是一勇之夫,或从起籓封,或率先归附,皆偏裨列校,非有勇略智计称大将材也。

  丘福可能还好一些,依靠个人威望能够坐镇甘肃,但这厮有统兵之才却无治政之才,换句话说他不适合做三军统帅,只适合做个骁将虎将带头冲锋,不能独当一面!

  纵观所有的靖难战将里面,唯有朱能一人,是天生帅才,可以独当一面。

  但朱棣并不想将朱能派遣去甘肃坐镇,至少在朱棣坐稳这张龙椅之前,朱能这个心腹臂膀不能离开金陵,以防出现任何动荡变故。

  可朱能不能动,那谁能够接替宋晟,出镇甘肃呢?

  魏国公徐辉祖?

  不是朱棣不信任他,而是徐辉祖刚刚晋升为五军营总兵官,正在对五军营改制,让南北将士融合在一起,成立全新的京营,所以徐辉祖现在还不能动!

  那这样一来,朝廷可真就无将可用了。

  除非是……前朝降将!

  李景隆就算了。

  朱棣疯了才会让李景隆挂帅镇甘肃。

  不管李景隆是不是有真才实学,朱棣都不敢用。

  没办法,杀伤力太强了,前车之鉴太过具有代表性了。

  除了李景隆,那就只剩下平安、何福、顾成与盛庸四人了。

  顾成正在镇守贵州,并且节制云南沐氏,他的职责也很重要,不能妄动。

  剩下三人,何福是知兵宿将,并且治军严谨,朱棣拜何福佩征虏将军印,担任总兵官,镇守宁夏,管制山西、陕西、河南等部队,何福到任后,宣布德意,招徕远民众,塞外蛮夷大小部落纷纷求降,做得很是出色,现在也不能调他去甘肃,否则会前功尽弃!

  这样算起来,那就只剩下平安和盛庸了啊!

  盛庸也就罢了,也是个偏裨列校,有勇略无武略。

  但是平安嘛……好像是个不错的人选。

  朱棣背着手沉思良久,目光触及到李弘壁,突然反应了过来。

  不对啊!

  平安和盛庸?

  这李弘壁之前去甘肃还特意带上了他们!

  好小子!

  你早就算计到了这些?

  “李弘壁!”

  “你这个混账东西!”

  朱棣脸色大变,愤怒喝道。

  直到此刻他才反应了过来,李弘壁早就算计好了一切!

  傻子都看得出来,当初他之所以带着平安和盛庸去甘肃,就是为了此刻给他们二人铺路!

  李弘壁见狗皇帝发飙,也是浑然不惧。

  他身正不怕影子斜,一心为国为民,怕个锤子!

  “陛下,臣所作所为,皆为国为民,并无任何私心!”

  “那你勾结平安和盛庸,究竟是何居心?”

  李弘壁轻笑道:“陛下言重了,真要说勾结的话,臣还勾结了魏国公徐辉祖、淇国公丘福和成国公朱能,陛下要不要现在把他们拉进来问一下……”

  “你这个混账兔崽子!”朱棣怒到了极点,上前就想踹人。

  李弘壁满脸惊恐,委屈巴巴地看着他,还扬了扬满是血迹的手臂。

  “陛下,臣是伤员啊!人道主义规矩不能……”

  “你这个混账!”

  朱棣气极反笑道,恨不得一刀砍了这混账。

  “好好好!”

  “你李弘壁为国为民!”

  “你李弘壁一身正气!”

  朱棣冷笑道:“那你告诉朕,万一这平安和盛庸在甘肃之地拥兵自重,甚至是勾结蛮夷通敌叛国,那我大明该如何?”

  “陛下这就不讲道理了嗷!”李弘壁也笑了,“平安和盛庸为人如何,陛下想来心中应该有数。”

  “靖难之役中,双方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陛下若是因此而仇视他们二人,那实在是未免有失帝王胸襟。”

  朱棣张了张口想要反驳,李弘壁却不给他机会。

  “盛庸也就罢了,但是平安其人如何,陛下难道还不了解吗?”

  “平安将军可是太祖高皇帝的义子,他之所以选择效忠建文,也是奉太祖高皇帝的遗诏罢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仅此而已。”

  “此外现如今朝廷战将里面,唯一适合出镇甘肃接替宋晟的人选,当属平安无疑,这一点陛下心中也应该很清楚。”

  “平安知兵善战,并且年富力强,又是太祖高皇帝义子,所以他此生绝不可能会背叛大明,背叛朝廷。”

  “臣倒是觉得,平安将军反倒是比宋晟大将军更值得信任,陛下以为呢?”

  李弘壁一张嘴,本就传承自李景隆,堪称嘴上功夫了得。

  而朱棣听了他这些话后,也是陷入了沉思。

  平安的身份,就是他最大的底牌。

  太祖高皇帝的义子,怎么说都是自家人。

  这些太祖高皇帝的义子里面,出了不少名将虎将,而且个个全都是知兵善战的主儿。

  这一点,朱棣比李弘壁还要清楚。

  说到底,还真是如同李弘壁所说,因为靖难之役的原因,朱棣对平安多少有些不满。

  毕竟这平安当年可是连半点情分都不讲,不但杀了他朱棣麾下好几个大将,还险些两次刺死了他朱棣!

  “陛下,当以大局为重啊!”

  “宋晟已经是病体残躯,可能还能为大明镇守甘肃两三年,但这个时间足够帖国收到消息向大明发我东征了!”

  “待到帖国大军抵达西域之地,朝廷再起用大将前去接替宋晟,只怕会悔之晚矣!”

  李弘壁再次进言。

  朱棣听后默然不语。

  姚广孝见状不得不开口。

  “陛下,平安可用,至少还有宋晟钳制,在宋晟解甲归田之前,足以看清平安此人了。”

  “此外平安与盛庸家眷不得离京,并且可派遣锦衣卫暗中,若二人当真有异动,斩了便是!”

  听到这话,朱棣脸色才算好看了些。

  “罢了罢了,就依你所言吧!”

  “李弘壁,若日后甘肃乱了,朕会先拿你满门祭旗,你可明白?”

  “陛下放心!”李弘壁沉声道:“若甘肃生乱,臣自刎谢罪,绝不苟活!”

  见这小子决心如此,朱棣也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

  “你何苦做这些?”

  “陛下,其实还有一个人选,家父李景隆不是赋闲在家嘛,他比平安更合适……”

  “滚!”

  「家父李景隆,大明战神一代目,嘎嘎猛,嘎嘎帅,今日第二更」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