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御宅屋 > 历史小说 > 开局请编洪武大典,老朱乐崩了 > 第156章:你们是不是都看过大明农学要术了?

第156章:你们是不是都看过大明农学要术了?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

  “烧鹅来喽!”

  就在此时,一声吆喝,却是马皇后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烧鹅走了过来,常清灵和徐妙云见状也是放开了萧寒,避免挡了马皇后的路。

  “嫂子你这怎么还亲自送过来了?”

  徐达看到马皇后,不由得开口问道。

  “哎!这烧鹅可是你嫂子我这些年的拿手好菜了,宫女们毛手毛脚的,让她们送我不放心,正好亲自送过来,也看看你们。”

  “不用着急啊,其他菜也都好差不多了,马上就能上来。”

  马皇后面带笑容说道。

  “这么多年,嫂子这烧鹅做的还是这么香。”

  常遇春在马皇后的烧鹅旁边闻了闻。

  “嗯,确实香,但就是这烧鹅一般都不是白吃的。”

  徐达撇了撇嘴。

  以前每次马皇后亲自做烧鹅,准得是有什么说法,徐达高低得让朱元璋拿走点啥,以至于看到烧鹅,徐达直接就有点不饿了。

  “嗐!给伱吃的,你还能少了块肉了?”

  “吃你的吧,一天天就你事多。”

  常遇春瞥了徐达一眼。

  “呦!这怎么这一大圈人都在这儿站着干嘛啊?”

  “坐下啊,站着吃饭啊?”

  马皇后方才走下去,朱元璋便从里面走了出来。

  “这不是等大哥你呢吗?”

  “你不来,大家都不敢坐。”

  徐达呵呵一笑。

  “这大明,还有你徐达不敢的事?咱以前怎么不知道?”

  “咱记得,这个皇帝在你徐达这儿没面子来这着啊,当年那可是一罐子酒直接就当众浇咱脑袋上了。”

  朱元璋嘴一咧,说道。

  “嘚!又拿咱开涮,你们夫妻俩每回都是这么一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结果就可着咱老徐一个收拾。”

  徐达翻了一个白眼。

  “行了,别贫嘴了,都坐下吧,这椅子也不是不够?要不?咱在下个旨你们再坐?”

  朱元璋摇了摇头,脸上笑容不减。

  一路征战,横扫天下,这一帮老兄弟仍旧能陪在身边,一起吃一口烧鹅,多是一件美事。

  “这次让大家来啊,没什么别的意思。”

  “你们也知道,现在咱名义上是个皇帝,但实际上上朝的事都已经交给太子了,所以这里没有皇帝朱元璋,只有你们的老大哥,放牛的朱重八。”

  朱元璋等一众人纷纷落座,这才开口说道。

  “那咱就是跟着老大哥吃小牛犊的小老弟。”

  常遇春大嘴一咧笑道。

  “今天呢,这几个老兄弟,少了个汤和,咱就简单讲两句,首先啊,这个蒙元虽然被咱打跑了,但还有这北方大片草原,势力依然不可小觑,诸位不能懈怠。”

  “其次啊…”

  …

  朱元璋靠在椅子上,开始说了起来。

  “行了重八,你这讲两句差不多得了,我都要听烦了。”

  “你别说了,让大家吃饭吧。”

  马皇后上完菜,便在朱元璋旁边坐了下来,寻思着等朱元璋说完再开始说,结果朱元璋似乎是看到这些老兄弟心里高兴,一路从明元局势说到了大明朝政作风,然后又说回了明元局势。

  这一下,马皇后可是真绷不住了,直接开口打断了朱元璋。

  “瞅什么瞅?”

  “吃饭!”

  “坤宁宫你嫂子才是领导,这规矩还不明白吗?”

  马皇后一开口,顿时全场都安静了,徐达、常遇春的目光都看向朱元璋,朱元璋撇了撇嘴说道。

  “吃,吃吧。”

  闻听朱元璋此言,常遇春顿时大手一挥,示意着跟自己来的儿女可以开始动筷,徐达那边也是开始招呼吃饭。

  朱元璋的演讲被马皇后打断,朱标和萧寒也是松了口气,纷纷动筷准备吃饭。

  “你们三个丫头别客气啊,都多吃点,我说啊,这身子骨还是瘦了点,多长一些肉,以后才不容易生病。”

  正当,朱标和萧寒吃了几口菜的时候,马皇后的目光已经从常清韵到常清灵然后再到徐妙云都打量了一番,开口说道。

  听到马皇后提起这茬,萧寒和朱标不由得不约而同停下了筷子,该来的,还是来了。

  “标儿、风雪,这段时间,也是苦了你们了。”

  “这国事虽忙,但是这家事也不能落下,你们看看什么时候把这三个如花似玉的丫头给娘娶过门啊?”

  果然,马皇后下一句便开口对着哥俩发问。

  “咳咳!”

  “娘,最近咱大明朝廷正在举行科举改革,地方动荡不安,我监国主政,不能懈怠,不若就让风雪先大婚吧,正好他得取两个,把不好办的先办了。”

  朱标轻咳两声对着马皇后说道。

  “说什么胡话?”

  “你是咱老朱家的老大,哪有把你跳过去的道理。”

  “至于改革的动荡,你爹他这不还在呢吗?”

  “等殿试结束,就让他回去继续接手朝政,你把婚先办完了。”

  说话间,马皇后还若有似无地瞪了朱元璋一眼,显然是对于朱元璋这种把担子全丢给朱标的行为颇为不满。

  “咳咳!”

  “那个标儿啊,你娘说的对,爹的年龄还不算大,还能镇的住咱大明,等你主持完殿试,咱就恢复上朝,第一件事,先把你的婚事解决了,然后是风雪。”

  感受到马皇后的目光,朱元璋顿时也是身体一正道。

  没办法,这后宫,马皇后说了算,哪怕是老朱,来了也得听指挥。

  “风雪,你也别给一旁偷着乐。”

  “清灵和妙云这两个丫头都是你的正室,我已经想好了,到时候你把她们俩一起娶了,然后一起洞房。”

  马皇后扫了一旁正在憋笑的萧寒一眼,开口道。

  “咳咳咳!”

  一听马皇后这么说,萧寒顿时剧烈咳嗦起来,而后被马皇后一眼瞪了回去。

  “嫂子!”

  “这不对吧!”

  “一起取也就算了,这一起洞房算什么?历来没有这种说法啊!”

  徐达顿时眉头一挑道。

  不对劲,这可太不对劲了,谁家嫁姑娘还带一起洞房的。

  常遇春没说话,也是眉头一皱,等着马皇后的下文。

  “没有说法,难道就不能创造说法吗?”

  “怎么,你家丫头,还怕他家丫头看?”

  马皇后目光从徐达和常遇春身上相继掠过。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道理上,常清灵和徐妙云都是萧寒的正室,为了防止先娶一个后娶一家心有芥蒂,所以只能选择同时娶了。

  但是,这就引出了下一个洞房的问题,谁先谁后,让人为难。

  所以最后马皇后干脆不想了,反正英国公府地方不小,干脆给萧寒一被窝裹仨,大被同眠。

  “不是,我没有这个意思,但是我觉得,这,这不太好吧?”

  徐达嘴角微微一抽,支吾着道。

  “没什么不好的,我就感觉挺好的,就这么定了。”

  马皇后开口,直接拍板。

  “那个…娘…好不好的问题咱先不提,以风雪的身体条件,你就不怕一宿直接给他带走了吗?”

  朱标凑到马皇后耳边,悄悄开口道。

  虽然是说悄悄话的形式,但是朱标的声音可并不算小,起码周边的萧寒、朱元璋都能听见。

  “哎呀!差点把这事忘了,没事,到时候娘专门给风雪弄一剂补膳。”

  听了朱标的话,马皇后这才想起萧寒的身体问题,以萧寒的身体状态,一起来没准真会吃不消,这要是为了平衡常、徐两家把萧寒搭进去,这才是得不偿失啊,当即马皇后开口说道,却是完全没有压低声音,听得一桌人脸色各异。

  这一刻,萧寒脸都要黑了,朱标这厮一定是故意的,一定是!

  等着,他萧寒什么时候吃过这亏,等回去高低从他身上薅两吨羊毛下来。

  而直到此时,心直口快的马皇后看到众人脸色才反应过来,歉意的看了萧寒一眼。

  “风雪哥哥,吃这个,这个好吃。”

  常清灵听了马皇后的话后沉默了一阵,从桌子上给萧寒夹了一把韭菜。

  “风雪哥哥,吃这个,这个才好吃。”

  徐妙云见常清灵如此动作,不甘示弱,给萧寒夹了两个生蚝。

  萧寒:…

  “你们俩是不是看过大明农学要术了。”

  萧寒嘴角微微一抽。

  “啊?你怎么知道?”

  常清灵惊讶回道。

  “那书…我写的…”

  萧寒坐在原地,脸皮僵硬,同时心里也是暗自后悔。

  自己真是没事闲的,没事把这些有的没的的后世未证实说法写进去干什么?这回好了,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地气没接上,直接给自己接地府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属于是。

  “噗!哈哈!哈哈哈哈!”

  一旁,朱标彻底绷不住了,直接笑了起来。

  很明显,大明农学要术上相关描写,这家伙也是重点看过。

  “标儿,你在笑什么?”

  马皇后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给了常清韵一个眼色,仿佛是说,也跟朱标拉进一下感情。

  啊?

  看到马皇后的眼神,常清韵微微一滞,这,这个就不用了吧?

  不过很快,便又接触到了马皇后严肃的目光。

  犹豫了一番,常清韵最终还是决定不跟两个妹妹弄一样的,于是,直接给朱标夹了一个猪腰子。

  顿时,朱标的笑容原地僵在了脸上,只不过,这笑容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萧寒的脸上。

  看到了这么一幕,三个老头中,唯一看过大明农学要术,但是记得有些不清楚的朱元璋,终于从迷惑变成恍然大悟之色。

  “哥,不是,这…笑啥呢?”

  常遇春一脸懵,对着朱元璋问道。

  闻听常遇春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徐达也是把目光望向了朱元璋。

  “嗯…没事,咱,咱儿子在探讨大明农学要术,学术交流,有了新的体悟,高兴的。”

  朱元璋说着,悄悄瞥了马皇后一眼,而后顺手夹了一个生蚝。

  这一场老朱家安排的家宴,因为没有蓝玉、沐英他们在,倒是少了大量的劝酒环节。

  在马皇后定下了之后大婚的决定之后,便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快速进行,天色未暗,众人便直接被朱元璋赶了回去。

  回到了自己的英国公府,因为酒喝的不算多,萧寒倒还算清醒,便开始执笔,开始给朱标草拟之后殿试关于大明农学要术、大明政治纲要和大明律的考题。

  大明政治纲要和大明律比较容易,毕竟都是写的比较清楚的知识,萧寒出起题来,大都直接模仿后世进行理论出题。

  到了大明农学要术,萧寒略微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出一些实践性问题。

  说起农学实践,其实萧寒自己也不算很会,不过好在此前与大明各地的老农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故此配合上萧寒自己掌握的一些后世生物学和农学的知识,也还算得心应手,用了一个时辰,便将考题基本弄了出来,一番修改,便彻底定了下来。

  “风雪。”

  萧寒方才放下笔,此时朱标却是从外面走了进来。

  “你怎么来了?不是说让人给你送过去吗?”

  萧寒看着突然再度造访的朱标,开口问道。

  “本来以为今天又得喝不少,所以之前那么一说,但是今天还行,我就自己过来了,正好听你好好具体讲解一下这些考题。”

  朱标对着萧寒道。

  只能说,朱标不愧是三好学生,办事确实严谨。

  “其实也没什么好,我这答案里面,写的也还算清楚,你看一遍,大多数题应该都能弄懂。”

  萧寒说着直接把考题递给了朱标。

  “嗯…”

  朱标接过萧寒递过来的考题翻看起来。

  “这个,这个大明农学要术的最后一题,这个优质培育种留种为什么必须选用来自没有出现额外状况的种植田的种子的原因。

  子代,性状分离什么的,这是什么意思,还有这个自花授粉是什么意思?”

  朱标指了指最后的几道考题中的两道问道。

  “这个嘛…”

  “解释起来会比较复杂,我在大明农学要术中也确实没有进行详细解释,只是说了操作方法。”

  “属于是压轴题,你只需要知道,这是为了防止出现不良种就行。”

  “你还记不记得我跟你说过,我其实是有办法弄出,既高产又能抗病的品种的,等过段时间,我就打算开始培育了,届时招募一批帮助我进行培育田的农户之后,我会专门再弄一本书进行额外解释。”

  “如果有考生进行较真的话,交给我就行。”

  萧寒看了看,开口说道。

  关于孟德尔的理论,萧寒觉得解释起来比较麻烦,尤其是想要杂交出优质品种的过程,是涉及到好几个联动基因组的杂交过程,哪怕是萧寒自己在没有真正实操把东西搞出来之前都不能完全说清楚,所以干脆就不跟朱标解释了。

  毕竟,杂交水稻这东西,原理上说起来简单,孟德尔理论,随便抓一个后世高中生都能讲上一套。

  但实操起来,可不是一般的麻烦,不然,以那位的水平也不用那么多年才能成功。

  而萧寒把这些题加上,一方面是想要秀一手,通过超纲题,向那些考生展示大明的技术强大,另一方面也是想要看看,能不能有自行领悟出孟德尔三分精髓的天才。

  “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听你的。”

  朱标微微点了点头,果然,风雪这小子,还是留了一手。

  “那我们来说说开荒的事吧。”

  “各地的流民已经被大量招募了出来,这个春天,我们就可以直接进行开荒扩田了。”

  “这个开荒地点,我们怎么选,是全部都就近州府开荒,还是把一些流民集中到某个地方,进行专门开荒。”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嗯…”

  “我是这样想的,一半的流民就地进行开荒,恢复各州府的农田保有量,另一半流民则集中起来,通过多分田地,调动他们开荒的积极性。”

  “至于去哪里…”

  萧寒说着,走到了自己书房挂着的一个一个大明地图前,伸出了一根手指。

  “去这里。”

  萧寒指着地图上的某处。

  “岭南?”

  “那地方人烟稀少,荒地多,确实是一个开荒的好地方。”

  朱标点了点头,赞同开口。

  “不止如此。”

  “在我看来,岭南优势有三。”

  “其一,岭南相对于北方气候更暖,并且足够湿润,可以一年三熟,哪怕遇到气候变冷,如果这边有着足够的良田的话,能在北方大面积出现寒灾的情况下保有足够粮食产出。”

  “其二,就和你说的一样,岭南人烟稀少,世家豪强的力量也是相对薄弱,我们可以造就更多服从于我大明的普通百姓,作为我大明控制力更强的大后方。”

  “其三…”

  萧寒说到这里,微微顿了顿,将手指再度下移。

  “这些国家,你知道吗?”

  萧寒对着朱标问道。

  “这是…越国(陈朝的国号就是大越,此时尚未对明朝称臣,故此这里称越国,而非安南)、占国、澜沧国、阿瓦国和勃固国。”

  朱标看了看,对着萧寒说道。

  “知道的还挺多的嘛。”

  萧寒呵呵一笑道。

  “那是,我读的书也不少,虽然会的没你多,但是我大明周边还是清楚的。”

  “怎么,你准备把这些国家收服为我大明的番属?还是…直接把越国这汉唐就地,直接纳入我大明的领土?”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不!我打算,日后把这些国家全部征服,纳入我大明的直接统治。”

  “所以,在岭南大量开荒增加人口,也是方便我们未来向这些地方移民做准备。”

  萧寒开口说道,表情严肃。

  “这…能行吗?越国还好,毕竟有着千年归属中原正统王朝的历史,其他那些国家可是历来就没有属于过我们。”

  朱标微微有些犹豫。

  “怎么…我们的太子殿下怕了?”

  “这些可都是好地方,气候温暖湿润,全都是能一年三熟甚至四熟的农业宝地。”

  “秦始皇能南伐百越,把不归属周朝统治范围的诸国纳入大秦,难道我大明就不行?”

  萧寒呵呵一笑,开口说道。

  这些地方,萧寒是准备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全部拿下的。

  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够在天气变冷后有着更多粮食产地,哪怕北方乱了,南方也能稳如泰山,给大明续上一命。

  后世有说法,明亡于小冰期。

  这种说法其实是有些夸张的,不过不可否认,连年天灾,以及气候变冷,确实给了大明沉重一击。

  萧寒此举,意在提前做准备,让后世的大明,不至于因为连年欠收受制于世家豪强,陷入无钱无粮的尴尬局面。

  “怕?”

  “你这个大明国公都不怕,我这个大明太子,未来的大明太宗会怕?”

  “秦皇、汉武、唐宗甚他们都能灭国数十,横扫千里,我自然也不怕。”

  朱标一挺胸说道。

  “其实还有一个蒙元。”

  萧寒看向朱标嘴角微微勾起。

  “那就更不怕了,作为汉家未来天子,何惧开疆扩土?”

  “寇可往,我亦可往!”

  一听萧寒提起蒙元,朱标顿时更加激动。

  “其实,我大明征服这些地方,还有一个秦皇、汉武、唐宗乃至蒙元都比拟不了的优势。”

  萧寒对着朱标缓缓开口。

  “何解?”

  朱标眼睛微微一亮,现在大明穷的叮当响,居然还有优势,他顿时来了兴趣。

  “我问你,秦汉唐的国都在哪?”

  萧寒对着朱标问道。

  “咸阳、长安,都在关中。”

  朱标如数家珍,直接开口,作为大明太子,他对于历朝史书,几乎全部熟读。

  “那蒙元的国都在哪?”

  萧寒再度开口发问。

  “大都。”

  朱标有些怪异地看着萧寒。

  “那我大明又在哪?”

  萧寒又一次发问。

  “应天,金陵城。”

  朱标说着,忽的瞳孔一缩,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明白了吧,秦汉唐,他们的国都在关中,蒙元国都在大都,那些地方对他们来说都是偏远边荒,但对于国都在江南应天府的我大明,那些地方,可并不算太远,自然,我大明对于这些地方征服之后,将可以有更强的掌控力。”

  “这地理关系,说起来,甚至还能比秦始皇南征百越更近一层呢。”

  萧寒轻笑开口。

  国都在应天府,这确实是无论是秦汉唐还是蒙元都比不了的优势。

  从某种程度来说,秦汉唐之朝正是因为国都在关中,在秦始皇南征百越之后便再无力向南,因为实在鞭长莫及,只能向北与北方蛮夷连年开战。

  若非,在历史上,后来朱棣把国都弄到了北平,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安南被纳入领土之后,还真说不定能彻底吃下来。

  (本章完)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