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御宅屋 > 历史小说 > 穿越明朝假太监 > 第158章:变法之后的新气象

第158章:变法之后的新气象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

  “其实,你不必太过担心!

  你留在南都的陈安俊,连司礼监和忠勇营的人都敢杀,确实是个人才!

  有他看着天音阁,没人敢放肆!

  况且,我收到消息之后,已令崔呈秀在天音阁的周边警戒!

  所以,你不用考虑南都的事,安心给我写歌才是!”

  从魏忠贤的眼神和语气来看,不像在说谎!

  王立却在纳闷了!

  在南都那边,有陈安俊和孙济仁两个“百户”;

  再加上西厂的威名,普通人绝对不敢造次;

  此时的朱由检正需要自己,他没理由动天音阁;

  内阁首辅温体仁,也没理由动天音阁;

  被革职还乡的周延儒,应该没那个胆;

  南都的兵部尚书申用懋,曾与天音阁和东西二厂闹得很不愉快;

  最有可能使绊子的,必是此人!

  当然,与朱至澍关系密切的十几个藩王,也有这样的能量!

  现在的问题是,自己在明,敌方在暗!

  魏忠贤虽有安排,却不能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在别人手上吧!

  来不及派遣兵马,至少可以提醒他们一下,以免措手不及!

  于是,几只信鸽腾空而起!

  ……

  “巡查组”的到来,魏忠贤早就知道。

  但是,魏忠贤秘密来到成都,“巡查组”并不知道。

  明日的朱至澍大婚,魏忠贤毫无兴趣。

  他来成都的目的,只是询问“贸易下滑”的应对办法,顺便拿到适合寇白门新歌。

  对于谱曲配乐的过程,魏忠贤更没兴趣,在旁边看了没多久,人就消失不见了。

  然而,两个时辰后,这家伙却匆匆跑回。

  “王公公,锦江河边那些百姓,四人一桌玩的是啥啊?好像很有趣的样子!”

  “麻将呗!”

  王立淡然一笑,云淡风轻地说道:“那玩意儿不适合收税,你学了也没用!”

  “不!”

  魏忠贤摇摇头,目光异常坚定:“那玩意儿可以收税!而且,还能收很多!”

  切!

  王立不屑地呸了一口,懒得跟魏忠贤讨论这个问题。

  此刻,魏忠贤想把麻将移植到南方,然后想办法收税,这个想法的本身并没有错!

  但是,想在南方普及开来,恐怕没那么容易!

  其实,王立在四川推广麻将,确实是为了抽税!

  只不过,不是现在!

  河边的小麻将,一局也就几文钱的输赢,能抽多少税?

  只有等它普及之后,将其搬入赌场,那才是抽税的时候!

  此时的四川,正好滋生了“打麻将”的土壤!

  因为,百余万的四川百姓,已经成为全职的“雇佣工人”!

  他们手上有些银子,有稳定的收入,而没有土地的束缚!

  每日做工六七个时辰,余下的时间,不可能全部用来睡觉吧!

  不打麻将消遣一番,很可能聚众闹事!

  这天寒地冻的,许多百姓却不顾严寒,故意把麻将桌移到河边,正是展示自己优越感!

  因为,能有时间打麻将的人,能有钱打麻将的人,都是有稳定收入的人!

  让那些起早贪黑,年底也不敢休息的“农夫”羡慕不已!

  在麻将的刺激下,很多还在观望的百姓,纷纷将自己的土地转让给西厂,成为了“不间断”服徭役的“雇佣工人”!

  刚到四川的时候,王立只想当个大地主。

  不久之后才发现,自己不仅是个大地主,还是个资本家!

  记得教科书上说过,国外的资本家将“农奴”变成“雇佣工人”,是用暴力驱赶的方式,强行收走农奴的土地!

  这,是一个血腥暴力的过程!

  而自己,在无意之间,竟然是用的和平方式,让百姓们主动出让自己的土地!

  还被百姓们尊为圣人,感恩戴德!

  所以说嘛,时也,运也!

  赚钱的机会来了,啥都挡不住!

  悠扬的乐声响起,魏忠贤仍在思索着如何抽税,并没有过多在意。

  然而,歌妓婉转明快的唱腔和唱词,让魏忠贤的眼睛猛然一亮!

  “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

  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

  这首从后世盗来的《兰花草》,就跟《厚德载物》一样,并没有青楼歌曲应有的脂粉味!

  但它的配乐和唱词,却能让人心旷神怡,忘却世间的烦忧!

  如果从九岁女娃的口中喝出,更有一番独特的风味!

  “好,就这首!

  王公公果然是神人啊,哈哈哈!”

  魏忠贤激动得猛拍大腿,仿佛看到了天仙阁的财源滚滚!

  确认唱词和乐谱没有错漏之后,魏忠贤一刻也不愿多留。

  爽快地扔出一叠银票,带着乐妓和歌妓匆匆离开。

  ……

  明日,就是朱至澍的鸿门宴!

  “巡查组”的及时到来,让王立暗喜不已!

  如果这家伙敢于攻击锦衣卫,就算不是谋反,也会触怒朱由检!

  到时候,如果这家伙死于混战之中,很合理吧?

  他的两个儿子也死于混战之中,也挺合理吧!

  那么,按照大明的亲王继位顺序,朱至澍的蜀王之位,应该传给他的三儿子朱平棕吧!

  这家伙才九岁,再也没了号召力和领导力!

  蜀中的朱氏宗亲,就变得群龙无首了!

  从此之后,他们只能乖乖地龟缩着!

  只不过,前去迎接“巡查组”的锦衣卫,竟然没有接到人!

  据说,“巡查组”在简阳县水域自行登岸了!

  不必说,这些家伙又去百姓家里暗访了!

  确实是暗访!

  这群太监和忠勇营的侍卫,竟然伪装成行商的马队,兵分四路,前往百姓家里“问路”去了!

  “几位公子,你们想买丝绸,应该去成都城外的丝织厂!简阳这边只是蚕坊,不做纺织的!”

  说话的是个妇人,大约三十几岁,只打开半尺左右的院门。

  从她手上的木梳和红绳来看,应该正在给身旁的女娃扎头发。

  王承恩注意到,妇人手上的红绳,竟然是鲜红的丝织面料!

  更奇怪的是,妇人的茅屋破败不堪,她却身穿蓝紫色的绣花厚缎!

  厚缎之内,又是土灰色的粗麻面料!

  她身旁的女娃,大约七八岁年纪,外衣仍是高档的丝织面料!

  这两人的外衣,少说也值六十两子!

  与她们破败的茅屋,以及内层的粗麻布料极不相称!

  奇怪,实在奇怪!

  难道,他们外衣的布料,是仿制的丝织面料?

  为何仿得如此逼真?

  “呃……这位娘子,这是你女儿吧?”王承恩上前两步,想看清妇人身上的布料。

  没想到,这个小小的举动,让妇人立刻警觉起来!

  小心地堵在门口:“这位公子,你们想买丝绸,应该去成都!

  奴家……奴家的男人马上就回来了……”

  妇人眼看就要关门,王承恩赶紧别住房门:“这位娘子,请不要误会……

  我是听说……听说成都的丝绸做工不错……想看看你衣服的布料,是否出自成都府……”

  说起衣服的面料,妇人的脸上多了几分自豪:“没错,这正是成都府的上等布料!

  你们若是去成都府拿货,必能赚大钱!”

  话音刚落,妇人趁着王承恩不注意,猛然关上了房门!

  王承恩碰了一鼻子灰,却不想轻易放弃。

  还想问话,却听得院内小女娃的声音:“妈妈,我又想吃土豆烧排骨了……”

  “哎呀,你的嘴巴怎么那么馋?不是昨天才吃过嘛!”

  “妈妈,你记错了,昨天吃的是蒜苗回锅肉!

  那个肉好肥的,我想吃土豆烧排骨嘛……”

  “吃吧,吃吧!扎好辫子,妈妈这就给你做!

  吃了这顿,不许再吃了哦,要给你爹留点!

  要是过年没肉吃,得让邻家笑话了!”

  “好嘢……”

  女娃发出欢快的笑声,乖乖坐在小凳上。

  透过门缝,可见妇人慈祥地微笑着,熟练地给女娃扎头发。

  让王承恩惊讶的是,妇人身后的屋檐上,还真挂着几块腊肉!

  这架势,少说也有七八斤!

  在这之前,王承恩走访的另外几户人家,也跟这户的情况差不多!

  身上的衣服,或多或少都有些丝织布料!

  家里,或多或少都有些猪肉!

  王承恩实在不敢相信,这里,竟然是四川的山区!

  这样的生活水平,几乎抵得上京师的百姓!

  一个时辰后,几路暗访的人马聚于县城,更加震惊了!

  竟然,三成以上的百姓,身上的外套都是丝绸面料!

  每个人脸上的笑容,竟然比京师的百姓更加灿烂!

  “几位公公,你们亲眼所见了吧!我上次回京的预言,真的应验了吧!”

  曹化淳满脸踌躇,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如果我没猜错,三年期满,四川的大多数百姓,都穿丝织面料!

  四川的百姓,不仅不会饿肚子,还能家家户户吃得起猪肉!

  那时候,四川一省的赋税,每年不会低于一百万!”

  王承恩点点头,方正化却有些疑惑:“曹公公,忠勇营的侍卫,曾经潜入许多百姓家中;

  然而,好些百姓的家里,并无太多的余粮!

  估计,最多只能坚持一个月!

  在麦熟之前,他们吃什么?

  如此情形,你就不觉得奇怪?”

  “对啊,更奇怪的是,他们并不着急!”高起潜看看过往的百姓,更加疑惑了:

  “他们能穿丝织面料,为何不挪出点银子,将自家的茅屋翻修一下?

  你看啊,好些百姓的住所,估计一年之内就会塌掉!他们为何不着急?”

  “你们不知道,我却知道!

  这些百姓,只是过年期间回家居住一个月!”张彝宪手执一根冰糖葫芦,呵呵笑着进入茶馆:“

  正月十五过后,至少有一百多万的百姓,会前往各处的工地或作坊;

  他们在那里有吃有住,每月还有一两银子的薪酬!

  所以,这些百姓不在乎家里的茅屋有多破,更不会囤积太多的粮食!”

  “作坊?什么作坊?”王承恩一脸懵逼,赶紧问道:“什么样的作坊,能容纳一百多万的百姓?”

  “呵!你们只是走访百姓的家里,没去城西的砖窑看过么?”

  张彝宪把剩下的三个糖葫芦全都含在口中,继续说道:“那个砖窑啊,是我见过的最大砖窑!

  至少,能容纳两千多人!

  我问过看守砖窑的百姓,蜀中各地,那样的砖窑就有五十多个!

  除了砖窑之外,蜀中还有三百多个蚕坊、二十个火药炼制坊、三十多个水泥炼制坊、六个大型丝织坊、两个肥皂作坊!

  在叙州府到五莲峰那边,延绵二百里的范围内,还有十万余人的筑路工地!

  黎州府那边,也有两万多人的筑路工地、五万多人的大弄型煤矿!

  这些工地和作坊,需要多少的百姓去做工?

  沱江之上来往的货船,数量不亚于大运河吧!

  再过个三五年啊,四川很可能比京师还繁华!

  万岁爷力排众异,让王公公到四川变法,果然没有看错人!

  如果变法成功,如果全国推广,不出十年,大明必将迎来崭新的盛世!”

  最新网址:www.shixunet.net